第57章 双手对炒(1 / 2)

商海惊龙 行道君 795 字 1个月前

寒露后的冻顶山晨间总浮着层薄霜,阿水伯的茶寮里却暖烘烘的。陆九渊站在土灶前,看老茶农将烧红的炭块夹进灶眼,火星子溅在青石板上,转瞬便被早雾润灭。铁锅烧得发烫,阿水伯往掌心呵了口气,突然双掌翻飞,如蝴蝶穿花般在铁锅里翻动茶青,青气混着炭火香腾起,在梁上结成云翳。

“双手对炒讲究‘手不离茶,茶不离锅’,”陆九渊撸起袖口,露出被茶青染绿的小臂,“左掌推,右掌带,像捧着山涧的流水在掌心打转。”他示范着将半熟的茶青抛向锅心,叶片在高温下发出“滋滋”轻响,边缘微卷如冻顶山的云雾,“当年先民没有机械,全靠这双手感知茶青的呼吸。”

沈青禾抱着画夹蹲在灶边,笔尖在纸上快速游走,先勾勒出阿水伯弓起的脊背,再捕捉陆九渊翻飞的手掌。忽然,她发现两位茶人翻动茶青的节奏,竟与昨日在部落听见的原住民歌舞暗合——阿水伯左掌推茶时,膝盖轻颤,像踩着“矮灵祭”的步法;陆九渊右掌带茶时,手腕翻转的弧度,恰如雅美族甩袖的姿态。

“停!”她突然喊住正在炒茶的二人,“你们看,双手对炒的频率,和‘狩猎舞’的鼓点一模一样!”说着哼起部落青年唱的采茶歌,节奏轻快,每到重音处,恰是茶青在锅中腾起的瞬间。阿水伯愣住,粗糙的手掌悬在锅上方:“怪不得我爹炒茶时总哼小调,原来老法子里藏着祖先的舞步。”

茶寮外,山风送来远处部落的乐声,鼻笛与口簧的音色清越,混着炒茶的“沙沙”声,竟织成一曲奇妙的合奏。沈青禾眼睛发亮,画夹上的人物渐渐有了动态——阿水伯的手掌化作舞动的蝶,陆九渊的身影与原住民舞者重叠,铁锅成了乐师手中的月琴。

“若让游客跟着歌舞节奏炒茶,”她忽然转身对陆九渊说,“既能学古法,又能亲近部落文化,岂不是活的‘藤枝茶经’?”话音未落,阿水伯已用茶帚扫出锅边的茶末:“好主意!咱冻顶茶本就是汉人茶农与原住民共种的,当年阿美族兄弟教我们辨雾,我们教他们炒茶,双手对炒的法子,原就是山海共酿的。”

午后,茶寮前的晒场成了临时课堂。沈青禾挂起原住民图腾布,燃起蚊烟,请来部落青年演奏传统乐器。陆九渊站在铁锅旁,将炒茶动作拆解成“推、带、抛、接”四式,每式对应一段舞步:“推茶如迎山风,带茶似送云雾,抛茶是敬日月,接茶为纳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