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还去了传统文化发掘办公室,这是长老们听从李博的建议,建立起的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机构。
这个办公室,李博也是挂了一个副手。这些年除了田丹之外,就连李博自己,都不知道他挂了多少个单位的副职了。
长老们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只要是新建的部门,在副职上肯定给李博挂一个,这就导致李博发现,不管他去哪一家找事,最后都属于找到自己头上。
去这个办公室,他是想找那些老手艺人,咨询一下北平城的地下排水设施。李博也不知道听谁说的,说北平城地下在古代就建设有排水用的暗渠。
可是因为连年战乱,导致那些暗渠的建设图纸都丢失了,所以现在就在一些有传承的建筑世家里,可能还保留有一部分。
李博这次来的目标就是这个。主要南锣鼓巷这里一直都属于中心地带,按照道理来说,要是地下有暗渠,那这里肯定就有。
李博忙这些,李办那里的工作人员当然也不会闲着,自家老大要做街区改造,那各个部门也不能让自家老大去跑手续啊。
就这样,李博的红星街道改造计划还没实施呐,就把外界给闹得纷纷扬扬了。
一些有心人,看着李博带着人上蹿下跳,也都是冷笑着打算给李博下绊子。
你一个瘫子不好好在家养伤,什么事情都要掺和一脚,这就是这些人的想法。
这些人没有想过那是长老们的意思,就只是单纯的认为李博在抢权。
人多力量大,很快准备工作就就绪了。这时候最紧要的环节就到了,启动资金现在还没着落呐。
就在李博刚想启动他的打秋风计划的时候,及时雨们来了。
红星街道附近的几个大厂子上门了,尤其是红星轧钢厂尤为积极。
于是从物料开始,一直到建筑队就位,压根就与李博无关了。红星街道改造办公室所付出的仅是盖好楼房后的分配比例。
于是红星街道那些破烂的院子,那些被战火摧残过的痕迹,在这一刻就被彻底的抹除了。
而有着田丹的压制,作为红星街道办一把的小童彻底老实了下来。
李博对他的不搭理,就让他够难受的了。可在他的地盘进行改造建设还不通过他,他就更是不好受了。
不过田丹的话,一下子就把他的不满给压下去了。
“怎么滴,首长上赶着给你送成绩,你还不在一边偷着乐,还想要掺和一把,你是咋想的。”
现在这小童也是想明白了,在他的辖区搞建设,出成绩了,那当然就有他一份了。
想明白后,小童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他的事务中了。这就让那些想要在小童这里打开突破口的人,失望而归了。
很快改造项目的第一道难题就来了,因为街区改造肯定是先易后难,从那些无人居住的破败的院子开始。
这时候就跳出来了一些人,拿着旧社会的地契找到开发指挥部,要求自己的权益,不然就用人肉盾牌的方式阻止施工。
这事都没用指挥部他们申报,李博就知道了。
“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这就是李博的答复,指挥部也就按照李博的指示传达了。但既然按照法律法规执行,那就查法条吧。
最后的结果没有类似的法条规定,却查到了建国后的一条北平军管会城的通告,
那就是限期更换地契房契的通告,通告里明确规定了时效,过期一律不予以承认旧的地契房契。
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个时效一般工作人员都不理会。因为华国连年战乱,很多人都是流落到了外地,在时效内,根本就无法返回。
但现在,在这里,这条通告就派上了用场。
实际这些人就好像李博家那个杂货铺一样,这些房主都是看这里的院子房屋根本没有修缮价值了,都将这里给放弃了。
而就在李博要进行改造的当口,一些有心人找到了他们,或出主意或找人递话,这不就把他们给召集起来了么。
北平城现在要说什么不缺,那当然就是不缺闲人了。北平人还都喜欢起哄架秧子,有热闹就愿意去喽喽,这不就在街区改造的工地现场,集结了这么一大帮人。
工地指挥部现在心里有底了,也就先礼后兵了,先召集这些人谈谈,摆事实讲道理。
可这些人就认为工地指挥部要服软了,那各个都是狮子大张嘴,那可劲的漫天要价。
这把指挥部的人给看的眼皮子直跳,见过找死的,没见过这么上赶着作死的。
指挥部的人也是咬着牙,让他们把他们的条件都书面列出来,并且让他们都签字画押。
待一张张的都收上来以后,指挥部也是没立刻动手,告诉他们都回去等信,让他们停止在工地上生事。
可这些人哪里肯干,不完全答应他们要求,那是坚决不能开工。
于是建国后,北平城第一次整顿城市秩序大行动,就在这里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