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集:《古刹风云之佛像失踪》(1 / 2)

霄渊剑 竹晴园 3015 字 4天前

第一章:晨钟惊变

清晨的第一缕微光,艰难地穿透笼罩着“静心寺”的厚重雾气。千年古刹,依山而建,飞檐斗拱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宛如一位沉睡的老者,默守着岁月的沧桑。然而,今天的静心寺,却被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嚣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不好了!不好了!金佛……金佛不见了!”

尖锐的呼喊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寺内激起千层浪。声音来自寺内负责打扫“毗卢殿”的小沙弥明心。他脸色惨白,浑身颤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从殿内冲出来,撞在了正要去做早课的知客僧智清身上。

“慌什么!”智清禅师眉头一皱,素来平和的脸上也染上了一丝不悦,但看到明心那失魂落魄的样子,心又沉了下去,“慢慢说,什么金佛不见了?”

“就是……就是毗卢殿正中那尊……那尊鎏金毗卢遮那佛啊!”明心喘着粗气,手指颤抖地指向毗卢殿的方向,“我今早去打扫,殿门好好的,可一进去……就看到供台上空空如也,只有垫子上留下一个淡淡的印子!师父,那可是寺里的镇寺之宝啊!”

“什么?!”智清禅师脸色剧变,再也顾不得稳重,拔腿就向毗卢殿跑去。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静心寺。原本庄严肃穆,只闻钟磬梵音的古刹,瞬间被一种惶恐不安的气氛所笼罩。僧人们纷纷涌向毗卢殿,看着那空荡荡的供台,个个目瞪口呆,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静心寺主持,圆慧方丈闻讯赶来。他年近七旬,须发皆白,平日里神态安详,此刻却拄着拐杖,脚步略显踉跄。当他亲眼看到那空无一物的供台时,这位修行多年的高僧也忍不住浑身一震,苍老的脸上血色尽褪。

“阿弥陀佛……”圆慧方丈口中喃喃念诵,眼中满是痛心和忧虑,“此佛乃本寺开基祖师所请,历经千年香火,从未有失,怎会……怎会在我等手中遗失?”

毗卢遮那佛,高约三尺,由纯金铸就,表面鎏金,工艺精湛,神态慈悲,是静心寺传承千年的至宝,不仅价值连城,更承载着寺院的历史和信仰,其意义非同小可。它的失踪,不啻于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寺内蔓延。僧人们窃窃私语,眼神中充满了不安和疑惑。是外贼潜入?还是……寺内之人监守自盗?这个念头一起,就让人不寒而栗。古刹的庄严肃穆被一种无形的阴霾彻底笼罩。

圆慧方丈定了定神,知道此刻慌乱无用。他强压下心头的悲痛和焦虑,沉声道:“智清,速派人封锁寺院所有出入口,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明心,你仔细回想,昨晚最后离开毗卢殿的是谁?可有异常?”

明心努力回忆着:“昨晚……是我和师兄明空一起打扫完,锁好门窗才离开的。当时……当时金佛还好好的在供台上,门窗也都检查过,没有问题。”

“门窗无损?”圆慧方丈眉头紧锁,“如此说来,这贼是如何进入殿内,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如此沉重的金佛盗走的?”

纯金的佛像,重量可观,绝非一人轻易能搬动。而且,毗卢殿位于寺院深处,周围戒律森严,夜间还有僧人巡逻,防盗措施虽不算现代,但也颇为严密。这起盗窃案,透着一股诡异。

圆慧方丈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仅凭寺内僧人恐怕难以查明。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智清,备车,速去联系‘文保特侦组’,请杜志远先生来一趟。”

“文保特侦组”,是近年来成立的专门负责调查文物盗窃、走私案件的特殊部门,而杜志远,则是其中的核心成员,以思维缜密、观察力敏锐、破获过多起重大文物案件而闻名。

第二章:杜志远临寺

接到静心寺的报案,杜志远和他的团队不敢怠慢。他们深知,文物盗窃案的侦破,时间就是关键。尤其是像这种具有重大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国宝级文物,每拖延一分钟,找回的难度就增加一分。

杜志远,三十五六岁,身材中等,面容算不上英俊,但眼神锐利如鹰,透着一股沉稳和睿智。他穿着简单的便装,戴着一副细框眼镜,乍看之下像个大学讲师,只有在接触到案件时,身上才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专业气场。

他的团队成员也各有专长:小林,年轻干练,负责现场勘查和技术分析;老张,经验丰富,擅长走访询问和线索梳理;还有一位年轻的女队员小雅,心思细腻,负责资料整理和信息比对。

车队驶入静心寺所在的山区,蜿蜒的山路两旁古木参天,雾气尚未完全散去,更添了几分清幽和神秘。然而,这份清幽却被寺门前的紧张气氛所打破。寺门紧闭,几个僧人守在门口,神色警惕。

见到杜志远等人,知客僧智清连忙迎了上来,双手合十,语气急切:“阿弥陀佛,杜先生,你们可算来了。我师父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杜志远点点头,示意团队成员准备装备,自己则跟着智清走进了静心寺。一踏入寺门,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但空气中弥漫的那股惶恐和压抑,却与这千年古刹的氛围格格不入。僧人们三三两两地站在院子里,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们,窃窃私语。

在智清的引领下,杜志远来到了毗卢殿。殿内庄严肃穆,香炉中还燃着香,青烟袅袅,但正中央的供台却显得格外刺眼——那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块暗红色的绒布垫子,上面清晰地留着一个佛像底座的轮廓。

“杜先生,就是这里。”圆慧方丈已经在殿内等候,他再次向杜志远介绍了情况,语气中充满了痛心,“这尊毗卢遮那佛,是本寺的根基所在,恳请杜先生务必竭尽全力,找回宝物。”

“方丈放心,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职责。”杜志远安慰道,随即目光转向了供台和整个殿内,“我们会仔细勘查现场,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小林,开始吧。”

小林立刻戴上手套和鞋套,拿出专业的勘查设备,小心翼翼地走进殿内,开始对现场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他先是观察了门窗,正如之前所说,门窗的插销和锁具都完好无损,没有强行撬动的痕迹。

“杜队,门窗没有被破坏的迹象。”小林汇报道,“门锁是老式的铜锁,从外面锁上的话,里面不打开插销是无法从外面进来的。而从里面锁的话,外面也打不开。”

杜志远走到门边,仔细观察着锁孔和门框,又伸手推了推窗户,确实纹丝不动。“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近乎密室的环境?”他喃喃自语,眉头微蹙。密室盗窃,难度极大,要么是内部人员作案,要么就是窃贼拥有极高超的开锁技术,或者……有其他不为人知的通道。

他又走到供台前,蹲下身,仔细观察着那个垫子上的痕迹。痕迹很清晰,说明佛像被移动时相对平稳,没有过多的拖拽。“佛像有多重?”他问圆慧方丈。

“约莫有三十余斤。”圆慧方丈回答。

三十多斤,虽然不算特别沉重,但要在不发出声响、不被发现的情况下,从这个严密的殿内搬走,绝非易事。而且,窃贼是如何避开夜间巡逻的僧人呢?

“昨晚的巡逻路线和时间,能否详细告知?”杜志远问智清。

智清连忙叫来负责巡逻的僧人名录和巡逻日志。杜志远接过,仔细查看。巡逻僧人共有四人,分两班,每两个时辰巡逻一次,覆盖了寺院的主要区域,包括毗卢殿附近。根据日志记载,昨晚各个时间段的巡逻都没有发现异常。

“有没有可能巡逻僧人疏忽了?”小雅问道。

“可能性不大。”智清摇头,“寺规森严,巡逻是重要职责,僧人不敢懈怠。而且,昨晚也没有特殊情况,天气晴朗,能见度尚可。”

杜志远站起身,环顾整个大殿。大殿内除了供台,还有几尊较小的佛像,以及一些法器和香炉,但都完好无损。窃贼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那尊鎏金毗卢遮那佛。

“小林,仔细检查殿内各处,包括墙壁、地面、屋顶,看看有没有隐藏的通道或者异常的痕迹。”杜志远吩咐道。

小林应声,开始用设备对墙壁、地面进行扫描,甚至爬上梯子检查屋顶的椽子和瓦片。老张则开始对寺内的僧人进行初步的询问,了解昨晚到今早的情况,尤其是毗卢殿附近的人员活动。小雅则在一旁记录,并开始整理静心寺和这尊佛像的相关资料。

杜志远则走到殿外,观察着毗卢殿的外部环境。毗卢殿位于寺院的中轴线上,后面是方丈室和一些僧人的寮房,前面是一个宽敞的庭院,两侧有配殿。周围的建筑都不算高,屋顶的瓦片也没有明显的撬动或攀爬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