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驱虎吞狼(上)(1 / 2)

巴陵帅府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斥候的急报像淬了毒的冰锥,刺在每个人心上——曹真、司马懿十万大军已破南阳,前锋铁骑踏起的烟尘几乎要遮蔽荆襄的天空。

诸葛亮羽扇停在半空,目光扫过沙盘上象征曹军的黑色小旗:“‘为魏王复仇,诛灭国贼刘晔’?曹丕这旗号打得倒是响亮。”他嘴角浮起一丝冷峭,“只怕复仇是假,趁火打劫、鲸吞荆襄才是真。”

“还有‘剿除妖道张鲁’。”魏延抱臂而立,肩甲上还带着魔巢血战的暗红污迹,他嗤笑一声,“曹家父子倒把自己摘得干净!血祭邺城、引煞入魔的,难道不是他曹孟德?”

一直沉默的刘晔缓缓抬起头。他立于帅府中央,周身流转着一层极淡、近乎透明的土黄微光,那是熔坑地脉精华与他意识融合后的具现。光芒虽弱,却带着大地般沉凝的厚重感。“曹丕要立威,要坐稳位置,更要荆襄这块肥肉。至于张鲁……”他目光投向西北,仿佛穿透重重屋宇,看到了沮水山腹中那座翻腾的血湖,“他已是九州毒瘤,比曹操当年更甚。曹丕不敢放任,却又想用最小的代价摘这颗毒果子。”

“驱虎吞狼,祸水东引。”刘晔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人心上,“让曹魏这头猛虎,先去撕咬张鲁这头恶狼!”

“驱虎?”邓义忍不住开口,这位老匠师右手缠着厚厚的渗血麻布,那是为炼制神器胚胎付出的代价,“曹丕和司马懿岂是易与之辈?怎会甘为我荆襄火中取栗?”

“所以要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诱饵,和一个不得不咬的钩子!”刘晔眼中锐光一闪,“孔明,即刻修书曹丕。”

诸葛亮立刻铺开素绢,墨笔饱蘸。刘晔口述,字字如刀:

“臣晔顿首泣告魏王驾前:惊闻先魏王崩殂,五内俱焚。然流言蜚语,谓晔弑王,实乃滔天之冤!先王雄才,功盖寰宇,岂晔微躯所能伤?此必张鲁妖道,以血鼎邪术惑乱人心,嫁祸于晔,冀乱天下耳!今妖道盘踞沮水,血祭万民,魔物横行,更欲引九嶷地裂邪力,祸延九州。此獠不除,汉室倾颓在即,魏国基业亦将危如累卵!晔虽力薄,愿举荆襄残兵,为王前驱,共诛此獠!事成之日,巴陵以北土地城池,晔拱手奉上,绝无二言!惟愿王念苍生倒悬,暂息雷霆之怒,同戮国贼,则天下幸甚,万民幸甚!”

“妙!”庞统的旧部,如今主管情报的年轻谋士程祁抚掌,“书信咬死曹操死于张鲁邪术反噬,我主撇清干系。再以巴陵以北土地为饵,曹丕若想名正言顺吞下荆襄大部,此乃天赐台阶!更点明张鲁已成天下公敌,他不出兵,便是坐视妖道坐大,于其新立之威名有损!”

“诱饵有了,钩子呢?”魏延追问。

“钩子,便是让张鲁先动起来!”刘晔转向侧立一旁的甘宁。锦帆水师虽在洞庭湖口几乎打光,但这位桀骜的水军都督眼神依旧锐利如刀。“兴霸!”

“末将在!”甘宁踏前一步,仅存的左臂按在刀柄上。

“你手下还有多少熟悉湘沅水道的‘水鬼’?”

“三十七人!皆是能在水底闭气一炷香的好手!”

“好!”刘晔语速加快,“即刻挑选二十人,携轻便‘火龙出水’筒,沿沮水上游隐秘潜入。不必强攻魔巢山门,专寻曹军可能的扎营之地——沮水河谷开阔处、毗邻山林处。待曹军前锋立营,便以‘火龙出水’袭扰其粮队、巡哨!记住,动手前,务必‘遗落’几件东西……”

甘宁眼中精光爆射:“张鲁那些鬼卒的破烂兵刃和烂布符咒?”

“正是!要让曹军捡到,认定是张鲁的人先动的手!”刘晔点头,“袭扰务必狠辣,打了就走,绝不纠缠。要让曹真和司马懿觉得,张鲁这头狼,已经急不可耐地要咬他们了!”

“末将领命!”甘宁再无多言,转身大步流星而去,铁甲铿锵。

“双管齐下。”诸葛亮轻摇羽扇,补充道,“书信由简雍持节送往曹营。此人善于辞令,且与司马懿有旧,或可周旋。同时,我们安插在曹军中的‘寒蝉’,该动一动了。务必让曹营将吏皆知,张鲁畏惧魏王大军,已暗中调遣新育成的鬼蛟,欲在沮水峡谷设伏,先击破我军,再迎战曹魏!流言要快,要广,要凿凿如目击!”

“驱虎吞狼局已成,”刘晔望向北方,周身那层稀薄的地脉微光似乎感应到他决绝的心念,微微流转,“接下来,就看虎狼何时相争,又该如何让这把火烧得更旺些了!”

沮水上游,一处林木稀疏的河滩。

曹魏前锋大将夏侯尚勒住战马,眯眼打量着这片预定的扎营地。背靠矮丘,面朝沮水,地势开阔,利于骑兵展开,取水也便。“就这里!传令,立营!”

数千魏军精骑轰然应诺,熟练地开始卸下行装,挖设壕沟,树立营栅。人喊马嘶,尘土飞扬。

没人注意到,浑浊的沮水河面下,十几个口衔芦管的身影正悄无声息地顺流漂下,如同水中的阴影。领头者正是甘宁麾下最精干的水鬼头目,绰号“泥鳅”的老卒。他透过浑浊的河水,死死盯着岸上魏军忙碌的身影,尤其是那几辆正被缓缓推入营中的辎重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