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合作初启,波澜暗生(2 / 2)

物资补给上,合作区域内的物资储备有限。国民党军队凭借其相对完善的补给体系,在物资分配上占据优势。八路军和炎龙独立军在物资获取上相对困难。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合作区域,物资运输不便,国民党军队有时会优先保障自身部队,导致八路军和炎龙独立军的物资短缺。例如,在一次冬季作战前,急需大量的棉衣和粮食补给。但国民党军队在分配物资时,将大部分物资运往了自己的嫡系部队驻地,使得八路军和炎龙独立军的部分士兵在寒冷的冬天仍身着单薄的衣物,作战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作战区域划分也引发了矛盾。三方都希望能占据战略位置重要、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国民党军队凭借其在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试图控制更多的重要城镇和交通要道。八路军则认为自己更擅长在农村和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应将这些地区作为主要作战区域。炎龙独立军由于其作战的机动性和特殊性,希望能在日军据点周边及交通枢纽附近有行动自由。各方对作战区域的不同诉求,导致区域划分方案迟迟无法确定,影响了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日军察觉到了中国三方抗日力量的合作意向,深知这将对其在华侵略造成巨大威胁。于是,他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阴谋,试图破坏三方刚刚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

日军情报部门派遣大量特务潜入合作区域,利用三方之间已经存在的矛盾和分歧,进行挑拨离间。特务们在国民党军队中散布谣言,声称八路军和炎龙独立军企图在合作中壮大自身实力,夺取国民党的地盘和资源,战后将对国民党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在八路军和炎龙独立军活动区域,特务们则造谣说国民党军队在合作中会故意保存实力,让八路军和炎龙独立军去送死,还会在物资分配上处处刁难。

此外,日军还采取军事行动进行挑拨。他们故意在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的结合部发动小规模袭击,然后伪装成对方部队的样子进行攻击。在一次袭击中,日军假扮成八路军的模样,对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哨所发动突然袭击,造成了人员伤亡。国民党军队误以为是八路军故意挑衅,愤怒之下准备对八路军采取报复行动。幸亏炎龙独立军及时介入调查,通过对日军遗留武器装备和作战痕迹的分析,识破了日军的阴谋,才避免了一场内部冲突的爆发。

面对这些理念差异、利益纠葛以及日军的阴谋破坏,炎龙独立军、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能否化解矛盾,携手共进,成为摆在三方面前的严峻考验。而抗战局势也因这些内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三方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才能继续推进合作,共同抗击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