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行那句“主厨”一出口,整个打饭窗口前似乎都静了一瞬。
郑建国脸上的笑意明显僵了一下,眉头下意识就蹙了起来。
他看看窗口里那个水灵灵、脸蛋嫩得能掐出水的苏扶摇,再看看旁边一脸平静、仿佛在说今天天气不错的沈知行,心里头那点对早餐的好印象瞬间就打了个折扣。
这么年轻?这么漂亮?主厨?
这……这能是掌大勺、管百千号人伙食的人?
郑建国在基层摸爬滚打几十年,见过的好厨子大多是膀大腰圆、一脸烟火气的中年汉子,或者就是像老周那样一看就踏实肯干的。
眼前这姑娘,美则美矣,可那纤细的手腕,那白净的脸蛋,怎么看都像是该捧在手里怕摔了的娇小姐,哪像是能掂得起大锅炒菜的人?
他不由得瞥了一眼旁边的孟胜利。
小孟也正好看过来,两人眼神一碰,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疑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早上那顿惊艳的包子带来的好感,像被戳了个小孔的气球,正呲呲地往外泄气。
郑建国心里直犯嘀咕。
知行这孩子,平时看着挺稳重的,这回怎么……难道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被这漂亮丫头迷了眼?
这可不是小事,食堂关系到几百号工人的肚皮,关系到生产效率,哪能儿戏!他再看向沈知行的目光里,就带上了点长辈看小辈行差踏错的严厉审视。
沈知行自然感受到了郑老那锐利的目光,但他面色如常,甚至微微侧身,不着痕迹地将高泽诚那黏在苏扶摇身上的视线挡得更严实了些。
他语气平静地再次开口:“郑老,孟秘书,吴厂长,高老师,这边请,招待餐已经备好了,在里间。”
他引着众人,绕过喧闹拥挤的排队人群,朝食堂最里面一个用屏风简单隔开的小单间走去。
这单间平时是食堂工作人员休息或者放点杂物的地方,今天临时收拾出来,摆上了一张擦得锃亮的方桌和几把椅子,虽然简陋,但也算清净。
高泽诚跟在最后,心里那股鄙夷劲儿更足了。
瞧瞧,瞧瞧!连个像样的招待室都没有,就在食堂角落里用屏风一隔!这能叫招待领导?简直寒酸透顶!他脑子里又闪过学校那窗明几净、铺着雪白桌布的小餐厅,还有那精致讲究的八冷八热,越发觉得沈知行和他这破酒厂,简直是上不得台面的土包子窝。
他撇撇嘴,打定主意待会儿一定要挑点毛病出来,好让郑老看看清楚。
几人落座。
桌上已经摆好了碗筷,中间放着三个热气腾腾的菜盘子,外加一小盆米饭。
菜式果然如沈知行所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荤一素一硬菜。
素菜是一盘炒三丝,根根饱满剔透,还点缀着几片碧绿的蒜叶,看着就清爽。
那硬菜是一盘颜色油亮、堆成小山似的红烧肉,块头不小,酱汁浓稠,正是苏月折腾了半天、最终用那块肉凑合做出来的得意之作。
而最边上那盘菜,则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它不像红烧肉那样浓油赤酱,也不像炒三丝那样素净。
那是一种……很难形容的,介于羹汤和烩菜之间的形态。
浓稠的、带着点橘红色的汤汁里,沉浮着许多拇指大小、形状不规则、看着却异常软糯可爱的白色面疙瘩,间或夹杂着红艳艳的西红柿丁,还有几片薄薄的、半透明的鱼片若隐若现。
一股子混合着面香、西红柿的酸甜和鱼鲜的独特香气,幽幽地飘散开来,竟奇异地中和了红烧肉的油腻感,勾得人忍不住想多看两眼,多闻几下。
“这是……?”郑建国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被那盘橘红色的菜吸引了。
沈知行微微一笑,介绍道:“郑老,这是我们主厨听说您来自晋城,特意琢磨的。”
“西红柿鱼鱼?”郑老重复了一遍,眼神更专注了些,“好久没吃过了。
本来以为沈知行专心管理,没想到也会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啊……
郑老顿时有些失望。
什么西红柿鱼鱼,之前知行都说了,这里的厨师都是本地人。
怎么可能搞得清楚晋城的西红柿鱼鱼?
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
搞不好这一口面鱼鱼咬下去,就又是什么荤菜素做,奢靡至极!
郑老摇了摇头。
与此同时。
孟胜利也好奇地夹起一块软糯的白色面疙瘩。
吴天佑则对那盘分量十足的红烧肉更感兴趣,伸出筷子夹了一块最大的。
一时间,小小的隔间里只剩下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和咀嚼声。
郑建国将那裹着酸甜汤汁的面疙瘩送入口中。
牙齿轻轻一碰,那面疙瘩便软软地化开,带着纯粹的面粉香甜,极其熨帖。
汤汁浓稠,挂得住味道,滑过喉咙时带来一丝温润的暖意。
“唔……”郑老喉头滚动了一下,眼睛微微睁大,咀嚼的动作都慢了下来。
一股极其熟悉、极其遥远、仿佛刻在骨子里的味道,猛地冲上了他的舌尖,直抵心头!
这味道……这口感……这朴实无华却又熟悉无比的感觉……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沈知行,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甚至忽略了场合,直接问道:“知行,这…这做菜的师傅,老家是……?”
沈知行看着郑老眼中骤然亮起的光彩和那份毫不掩饰的激动,心中了然,沉稳答道:“郑老,扶摇同志是北城人,但菜,是专门研究的晋城菜没错。”
“就是……您刚才在窗口看到的,那位主厨姑娘。”
“不错!”郑建国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都拔高了一点,随即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
连忙收敛,但眼底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惊喜和怀念却怎么也藏不住。
他低头又夹了一大块面疙瘩,连带着汤汁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仿佛在咀嚼的不是食物,而是久违的乡愁。
那熟悉的味道,让他仿佛一瞬间回到了晋中老家那个炊烟袅袅的小院,看到了灶台前忙碌的身影……眼眶竟有些微微发热。
真没想到,这看上去柔柔弱弱堪称二门不迈的丫头,竟然真做出了地道的晋城风味!
这可不是光有样子就行的!
他之前那点疑虑,在这口熟悉到骨子里的味道面前,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惊喜和赞赏。
“好!好!好!”郑老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发自肺腑的肯定。
他不再多问,只是埋头又吃了一大口,那表情,是真正吃到了心坎里的满足。
“吴厂长,尝尝这个鱼鱼,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