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渡。。(1 / 2)

芦苇渡

1943年夏,白洋淀的芦苇荡疯长到一人多高。日军的汽艇在水面上横冲直撞,螺旋桨搅碎浮萍,惊起成群白鹭。17岁的水生蹲在自家渔船船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船板上的旧弹痕——那是去年日军扫荡时留下的。

\"水生!\"船尾传来父亲压低的喊声,\"把这捆芦苇搬到西淀口。\"父亲的眼神格外凝重,竹筏上的芦苇捆得比往常紧实许多,底部还渗着深色水渍。水生突然想起三天前深夜,父亲和村里的游击队员在祠堂密谈的场景,烛火在窗纸上投下晃动的人影。

当渔船驶入狭窄的芦苇巷时,水生听见芦苇丛中传来规律的蛙鸣。父亲立刻回应了两声,几支木桨拨开芦苇,露出一艘载满伤员的小船。伤员们浑身血污,有的还在昏迷中呓语,腰间别着的驳壳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快!\"父亲掀开芦苇捆,露出藏在夹层的药品和绷带,\"这些是冀中军区急需的盘尼西林,必须今晚送到对岸。\"水生这才明白,平日里贩卖鱼虾的营生,竟是地下交通线的掩护。

夜色降临时,水生换上日军军装,头戴缴获的钢盔,腰间别着从死去日军身上扒下的刺刀。父亲叮嘱:\"遇上巡逻队,就说是运输队的,记住暗号——'荷花淀的莲子熟了'。\"

小船刚驶出芦苇荡,三道探照灯光突然扫来。\"停船检查!\"日军小队长站在汽艇上,军刀在月光下寒光闪闪。水生强作镇定,用生硬的日语喊道:\"运输物资,奉命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