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烽火燃遍黑土地
寒风凛冽的东北大地上,抗日的火种从未熄灭,反而在侵略者的暴行下越燃越旺。1933 年之后,随着日本在东北的统治愈发残酷,抗日斗争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更多的力量被凝聚起来,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抗战画卷在黑土地上徐徐展开。
日本侵略者为了彻底掌控东北,推行了一系列高压政策。在经济上,实行“统制经济”,将东北的工业、农业完全纳入其战争经济体系。无数的工厂被日本财阀接管,生产出来的物资全部优先供应日军;农民们被迫种植指定作物,收成的大部分都被强行征收,许多人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在军事上,日军不断增兵,在各地设立据点,频繁进行“清乡”“讨伐”,对疑似抗日力量的地区进行疯狂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一桩桩惨绝人寰的血案。
面对如此残酷的统治,东北的抗日力量开始走向联合。中国共产党积极发挥领导作用,将分散的抗日义勇军、山林队等武装力量进行整合与改编。东北抗日联军应运而生,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抗日武装。抗联各军在广袤的东北大地展开了灵活多样的斗争。
在密林深处,抗联战士们的生活条件艰苦到了极点。冬季,东北的气温常常低至零下三四十度,战士们缺衣少粮,只能穿着单薄的衣裳,在积雪深厚的山林中穿行。没有食物时,就只能吃树皮、草根,甚至是将皮革制成的鞋煮了充饥。但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下,他们依然保持着顽强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