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弦歌。(1 / 2)

烽火弦歌

第一章 青铜劫(1937年秋)

湘江的雾霭还未散尽,长沙师范的音乐教师程砚秋就听见了防空警报。她抱着教案疾奔下楼时,古琴弦音仍萦绕在耳——那是她刚教学生弹奏的《广陵散 》,讲述聂政刺韩的侠义故事。现在,琴案将倾,真正的刺杀正在城外上演。

宁乡县黄材镇的月山铺转耳仑,姜景舒的锄头撞上青铜器的闷响,比日军轰炸机的轰鸣早到三天。当这件纹饰着四羊盘角的商代重器破土而出时,姜家兄弟不知道,他们挖开的是中日文化战争的序幕。

古董贩子张万利摸着方尊上的雷纹,突然想起东京帝国大学山本教授上月来访时说的话:\"青铜器是支那的基因密码,毁掉它们,这个民族就会忘记自己是谁。\"此刻他手心渗出的冷汗,与三百公里外程砚秋在防空洞里打湿的乐谱,都是1937年秋天最潮湿的恐惧。

程砚秋在湘雅医院包扎被弹片划伤的手臂时,听见隔壁病房传来日语对话。透过门缝,她看见穿白大褂的日本医生正在检查个木箱,箱角露出截青铜色的兽耳。那夜她辗转难眠,月光把窗棂的影子烙在墙上,像极了方尊的饕餮纹。

三天后,留日归来的考古系助教赵明远带来确切消息:四羊方尊被伪装成医疗设备的日军特务组织\"青铜菊\"劫运。他在黑板上画的文物运输路线图,与程砚秋钢琴上《黄河 》协奏曲的旋律诡异地重叠。